索引ID 01105889X/2023-01020 发文单位 随州市公安局
效力状态 有效 主题分类 公安
发布日期 2023-01-11 13:53 信息来源 随州市公安局
随州市公安局2022年法治建设工作总结 字号:[ ]

2022年来,随州市公安局按照厅党委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要求,以强化执法监督管理机制改革为动力,以深化执法责任体系改革为契机,以推动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设使用提质增效为牵引,以大力整治执法突出问题为重点,以每日晨会制度和每周集体议案为抓手,统筹谋划推进法治建设,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取得较好成效。

一、严格依法行政,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一是坚持五个原则。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反对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坚持统筹协调,做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法、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权责一致,确保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坚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坚持自学和集中学相结合,把宪法法律、党内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纳入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全年市局举办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法治专题学习、讲座或培训9次,其中领导班子参加4次。二是履行法治职责。切实履行依法治国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职责,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法治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及时学习贯彻中央、省委法治建设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认真研究市局具体落实措施。三是做到四个亲自。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把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听取了法制支队关于《全市公安机关每周集体议案工作制度(试行)》等法治建设重要工作汇报13次,召开有关法治建设工作会议6次,签批法治建设工作文件、请示、报告14份,直接参与法治调研3次。四是党委领导核心。定期听取“情指勤舆”一体化实战、“找堵防”工作、“雷火2022”打击整治等法治建设工作汇报,以党委会、专题会议、现场调研等形式研究解决有关重大问题;严格落实重要法治事项审批报告制度。五是依法依规决策。建立健全了党委议事决策规则,制定了重大行政决策目录,聘请了三个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分别开展合同审核、行政案件监督、刑事案件监督等法律服务工作;建立了内部公职律师队伍,充分发挥公职律师在法律服务方面的作用。

二、对标上级要求,扎实推进执法责任体系建设。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全力推动工作。3月10日,省公安厅召开全省公安机关扣好执法“第一粒扣子”推进会后,市公安局迅速召开续会,副市长、公安局长柴普军对全市公安机关执法责任体系改革工作作了具体部署。自3月份以来,柴普军同志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先后到各县市区公安(分)局的26个基层执法单位调研督导执法工作56次,市局党委班子成员和各县市区公安(分)局主要领导分别突击开展执法督导。7月22日,柴普军同志主持召开局务会专题研究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8月5日,市公安局在广水市召开全市公安机关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暨扣好执法“第一粒扣子”现场推进会议,针对执法理念、执法能力、执法质量、执法信息化等方面的问题,集中一个月的时间全面开展执法问题整改,认真分析研究工作中存在的短板、软肋和不足,对标先进,查找差距,完善措施,取长补短,全力以赴推进本地执法规范化建设暨扣好执法“第一粒扣子”工作提质提效。二是细化任务,压实责任链条。对标公安部《关于深入推进公安执法责任体系改革的意见》(公发〔2022〕1号),出台《关于深入推进全市公安机关执法责任体系改革的实施意见责任分工清单》,落实警种部门执法主体责任,围绕执法政治责任、执法办案责任、执法监督责任、执法责任落实和执法责任保障,明确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压实执法责任体系建设的“第一责任”。三是厘清边界,明析层级管辖。出台了《随州市公安局刑事案件管辖分工规定》,明确警种办理常见刑事案件职能管辖,厘清市县两级公安机关案件管辖边界,推动警种职能部门依法履行办案职责,充分发挥条线指导、支撑、协调和监督作用。下发了《关于开展建立健全警种部门支援派出所机制试点工作的通知》,根据工作实际,确定曾都分局东城派出所、广水市局城郊派出所、随县公安局小林派出所、高新分局淅河派出所等4个试点派出所,并按照要求统筹做好扣好执法“第一粒扣子”、“找堵防”专项行动、执法监督管理、新警综平台应用等工作,推动警种部门支援派出所机制落实落地。制定了《机关干部包联派出所工作机制》,从工作职责、机制运行、工作要求予以明确,将包联派出所工作做深做实做细,将执法工作做规范。

三、紧盯初始环节,扎实扣好执法“第一粒扣子”。一是明确职责,建立工作机制。出台《全市公安机关每日晨会制度》《全市公安机关每周集体议案工作制度(试行)》,并以此为抓手建立执法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使日常执法问题的发现、分析、研究、整改有了明确的方法和路径,全力扣好执法“第一粒扣子”。二是源头管控,加强实时监督。会同市检察院成立“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出台《随州市检察院随州市公安局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工作细则》,强化检察机关对立案和侦查活动的法律监督。在经侦支队建立案管中心,集中统一接受企业、群众报警咨询,负责案件受理流转和协调重大案件联合会商,进一步规范经济案件的受立案。同时实行案卷集中保管入库模式,防止“人走卷失”的问题发生。三是线上线下,严控重点环节。全市法制部门依托执法监督管理平台对疑似有案不立、有案不受、案件办理超期等进行精准筛选、实时推送,每日一提示、每周一通报,严格督促相关单位整改闭环。2022年以来共推送执法问题32018个,整改31390个,整改率达98.04%,发布执法监管周报17期,执法监管督办情况通报7期,基本实现了问题“日清零、月清结、季清查”。同时,线下组织专班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对全市所有派出所的每日晨会、每周集体议案、接处警、受立案、落实上门报案“三个当场”等工作进行督导检查12次。先后共抽查接处警7800余起,受立案1300余件,抽查发现各类问题500余个,下发督导检查通报5期。

四、聚焦执法质量,全方位开展执法监督。一是加快进度,全面完成执法办案中心建设。全市公安机关按照“一体化”要求完成了5个执法办案中心建设,市县两级执法办案中心均配备了专职管理员。全市法制部门严格把好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入口关”,引导办案单位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各项使用管理制度规定,依法规范办案活动。出台了《随州市公安局执法办案场所使用管理规定》,全面规范全市公安机关执法办案场所使用和管理,保障办案安全,提升办案效能。执法监督管理中心工作人员每天对全市执法办案中心开展巡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通知各地办案中心管理人员和办案单位进行整改。二是强化考评,开展重点案件评查。下发《关于开展案件评查活动的通知》,加强对重点案件监督考评。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采取基层执法办案单位每周自评、县市区每月抽查、市局每季度复核的方式,对944件案件开展了评查,4月15日、7月13日和10月10日分别下发了第一、二、三季度案件评查情况通报,分别评选出“十佳”和“十差”案件。下发了《全市公安机关集中开展涉企案件专项评查的实施方案》,对近3年来全市公安机关办理的涉企136起案件进行清理,组织专班开展了集中评查,对发现的问题逐一整改到位。三是严格监督,开展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今年先后组织开展了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等各类专项整治活动。在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活动中,全市公安机关对2021年以来警情、案件进行了清理,发现问题475个,督办整改问题426个,整改率达到90%,从源头上防范堵塞漏洞,切实有效防止有案不受、有案不立、压案不查、降格处理等突出问题发生。市公安局下发了《全市公安机关扣好执法“第一粒扣子”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改活动方案》,对今年以来有警不接、有警不处、有警不录、有案不受、有案不立、立而不侦、久拖不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展集中整改。四是聘请律师,开展法律监督。聘请了神农、盈谦、君随三个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分别开展合同审核、行政案件监督、刑事案件监督等法律服务工作。五是实行行政、刑事案件法律审核制度。所有的行政、刑事案件都经过法制统一审核。2022年法制审核行政案件149起,刑事案件487起。

五、着眼科技赋能,持续提升执法信息化水平。一是汇集“主航道”,全面应用新警综平台。推进新警综平台融合相关系统数据,统一警情入口,实现刑事、行政案件一平台录入、一平台流转,将执法监管平台与其进行全面对接,以执法信息化倒逼执法规范化。新警综平台启用后,平台产生的各类问题数据5365条,经过2个月的扎实整改,全部整改完毕。逐步实现电子案卷与纸质案卷同步,利用案管系统录入电子案件7115件。与科信科对全市执法记录仪配备使用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摸排,10月24日市公安局党委会集体研究拟建设全市执法音视频管理系统。二是夯实“主阵地”,深化智能手环管理系统应用。对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犯罪嫌疑人采取电子手环进行防脱管式监督管理,协调检察机关、司法部门,探索运用电子手环对社区戒毒人员防脱管式监督管理。自系统运用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共对1401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员佩戴电子定位腕表进行了监管。为增强对非羁押强制措施分类适用,市公安局和市检察院联合在我局智能手环平台基础上,拟增加手机APP监管模式,加强对非羁押人员的监管。三是联通“主链条”,推动实现政法协同。按照市委政法委部署,利用新警综平台制作电子卷宗,通过政法机关业务协同办案系统实现刑事案件报捕、起诉、换押等环节跨部门网上流转,确保了刑事办案全流程司法闭环网上业务协同、信息共享、全程监督。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共上线办理案件2292件(次),其中审查逮捕385件,移送审查起诉1880件,网上换押27件,接收检察机关各类法律文书752起,接收法院判决文书206起。目前,市区两级公安机关均已实现通过政法协同平台网上流转案件。

六、突出固本强基,全面提升执法主体素质。一是领导示范,带头学法用法。出台《随州市公安局领导干部办案工作规定》,规定市县两级执法勤务部门领导每人每年至少主办刑事、行政案件各2件,通过领导干部带头办案,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在执法中的示范作用,带动全体公安民警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截止11月底,全市公安机关225名领导干部共主办案件841件,办案完成率达97.68%。二是紧贴实战,开展执法培训。出台《随州市公安局公安大讲堂学习计划》,紧盯执法办案实战需求,以问题为导向,着力解决公安民警执法能力不适应的突出问题,教育引导全警切实端正执法理念、规范执法行为、扣好执法“第一粒扣子”。全市公安机关共组织开展各类培训26场次,参加培训学习民警1800余名。采取现场和网上视频授课相结合方式,深入开展执法规范化建设、案件评查、法制员工作职责、执法办案中心管理及新警综平台应用、《信访工作条例》等内容的执法培训;继续落实奖励措施,继续鼓励民警参加并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和高级执法资格考试,对通过2021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3名民警报立三等功;建立每月学法辅导通报机制,用好《湖北公安手机报》“学法辅导”栏目,提升一线民警执法素养和执法能力。今年以来,下发《“学法辅导”学习情况通报》11期,全市公安民警答题正确率达到94.63%,执法能力有了明显提升。三是常态长效,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运用在各类案件评查中发现的正反典型案例,建立“红黑榜”制度,对办案效果好的案例及时宣传推介,总结经验指导实践,对办案质量存在严重问题、不利于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反面典型,严格督促整改,严肃追责问责。今年以来共收集整理“红黑榜”典型案例47件。

七、坚持注重实效,深入推进“八五”普法。制定了《随州市公安局2022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局法制〔2022〕6号),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局直各部门根据《随州市公安局2022年普法责任清单》的内容,结合自身的工作职能和普法实践,明确本部门须普及的法律法规及拟开展的普法工作(包括普法内容、普法对象、普法方式、载体阵地、重要时间节点),强化普法责任。一是全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将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贯穿守法普法工作始终。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市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重点学习内容,作为政治轮训、教育培训的必修课程,不断深化思想认识,筑牢理论根基,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到公安机关普法工作的全过程、全方面;完善普法讲师团。从随州市公安局法制人才库和全市法制员队伍中挑选业务精湛、经验丰富、亲和力强的民警组建普法讲师团,以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为主轴,以涉及面广、误区大、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为主要宣传题材,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同时加强窗口单位的法制宣传阵地建设,宣传内容根据形势及时更新,促使群众知法、守法、护法。二是深入推进服务大局普法行活动。深入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弘扬宪法精神,增强宪法意识,推动宪法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网络、进万家。加强对民警的宪法教育,深入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和领导干部任前或新任宪法知识考试制度;深入开展民法典宣传月主题活动。推动各级公安机关带头学习宣传、遵守维护民法典。在5月份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为主题,组织开展民法典宣传月活动,推动民法典学习宣传融入日常生活、融入民警执法中,融入民警为人民群众服务中,使民法典学习宣传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强化落实全体民警学法用法制度。督促民警每日认真在“学法辅导”栏目中答题,扎实开展相应的每月通报工作;认真组织开展民警学法用法考试工作,进一步落实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述法工作。深入开展重点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围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推进绿色创新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安全生产等国家和地方重点工作,组织开展了专项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宣传随州市燃放烟花爆竹管理条例、随州市机动车停车条例、随州市养犬管理办法等本市地方性法规规章;切实做好了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网络安全宣传周、全民国防教育日、全国交通安全日等各类特定时间节点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三是深入推进落实普法工作责任制。强化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市公安局法制支队加强工作指导,督促落实普法责任清单,局直各部门负责宣传与本部门业务工作密切相关的重点法律法规规章。四是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要求。把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作为建设法治随州公安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纳入推进随州公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多方位、深层次地建设富有随州地方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使全体民警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随州市公安局

2022年11月30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