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关于对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24123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4-07-24 11:51 信息来源:随州市公安局 编辑:公安局办公室 审核: 公安局办公室 字号:[ ]

B

                      

关于对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24123号提案的答复

胡珊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将交通红绿灯纳入大数据智慧管理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十分感谢您对全市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重视和关心!收到您的提案后,副市长、公安局长柴普军高度重视,要求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政治部主任史洪波,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郭耀武及时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市公安局组织工作专班认真开展调研,研究制定工作措施,进一步推进全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一、信号灯智慧化应用现状

对信号灯智能化的应用,近几年,市公安局先后组织人员到武汉、十堰、荆州、湖南长沙、山东济南、青岛、陕西西安、江苏杭州、苏州、广东清远等多地学习考察,目前全国各大中型城市均在探索尝试信号控制智慧化应用,还没有应用效果非常成功的地方。目前,随州城郊区共有信号灯路口180个,均具备远程控制和多时段运行功能。主要优化应用如下:

(一)匹配车流细化配时。市公安局交警部门通过交通流量分析、视频巡查和路口观察,对城区所有路口信号灯调配了早晚高峰、平峰和夜间多时段配时方案,并根据季节变化,制定了春冬、夏秋不同的配时方案。同时,市公安局交警部门每天安排指挥调度人员(包含节假日),针对车流量大的易堵时段,尤其是特殊天气或节假日交通流量出现潮汐式变化时,通过视频巡查、巡逻民警反馈信息,指挥调度人员通过适时调整路口信号灯通行方案,缓解路口拥堵,提高通行效率。

(二)探索信号智能化应用。一是高峰时段启用“区域协调”。随州信号控制系统具备远程调控功能,高峰时段采取区域联动控制模式,实行缓进快出,分流错时进城,防止主城片区拥堵。二是连续路口试用“干线绿波”。在白云大道碧桂园至行政服务中心、编钟大道白桃一路至随城山大道、炎帝大道高铁站、交通大道东段文峰大道至淅河桥等设置“绿波带”试点,减少车辆等待信号灯时间,提高路口通行效率。但由于交叉口相邻间距不一,相交道路车流不等,路段支路、小区、单位出口和人行横道多,非机动车和行人干扰过大,绿波实际效果受到影响。三是探索自适应信号控制技术。与众慧通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在城区交通大道香江至桃园路7个路口,建设自适应信号控制试点,通过感知相机和电警视频感知各方向来车流量,自动调控信号配时,实现车流与绿灯时长自动适应,以科技为手段,均衡交通流,防止发生区域性堵塞。

二、智慧化应用存在的问题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主要功能是协调和控制区域内交通信号灯的配时方案,均衡路网内交通流的分布,使停车次数、延误时间及环境污染等减至最小,发挥道路系统的交通效益。但是随州城区在信号控制应用中存在以下问题,导致路口通行效率不高。

(一)路口条件限制。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制定《随州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14年)和《随州市改善城区交通环境规划》(2020年)中指出,我市城区道路路网不完善、城市环路和快速路尚未建成、主干道路“断头路”多且未按标准修建、路口方向不对称、支路循环不畅通、医院学校商业集中、公共交通出行不合理、人行过路设施不全、非机动车道不畅等问题。导致进出城和过河主要通道出现高峰拥堵,如舜井大桥两端路口、乐都旋风路口、老立交桥、老师范路口等,信号灯多次优化,并聘请武汉理工大学张存保教授及博士团队来随现场勘查和指导,仍无法通过调整信号控制解决高峰拥堵问题。

(二)摩托车、电动车干扰。我市摩托车、电动车(含三轮电动车、四轮电动车、非机动车)数量大,通行秩序混乱,交通事故多发,特别是早晚高峰,路口停止线前大量摩托车、电动车占用机动车道,绿灯放行机动车通行受阻,导致信号灯“绿损”大,路口通行效率低。

(三)行人过路导致空放。随州人行天桥和地下通道缺失,行人横穿与机动车平面交叉发生冲突。由于信号灯设置规则人行信号时间与相交道路机动车直行信号时间完全匹配,特别是主干道与次干道、支路路口,次干道、支路车流相对较少,但主路较宽,按照路面宽1米需1.4秒的行人过路时间,即使支路车少,也必须设置较长时间保障行人过路,导致绿灯空放现象,路口通行效率低。

(四)信号机智能化不高。现有信号控制机是2014年以来逐步建设和更换,由于各厂家品牌和款型信号机存在技术蔽障,无法汇集平台和实现联控,后续建设只能使用同款,虽然具备联网远程控制功能,设置的“区域协调”和“干线绿波”,是通过固定配时和相位时差实现,其智能化功能不佳,路口无车辆检测设备,信号控制平台功能单一,均采用固定配时方式,无法根据道路通行实时状况实行路口适应、区域协调、干线绿波等功能,致使城区道路通行效率不高,部分路口路段经常出现交通拥堵。

为进一步提升信号控制水平,提高路口通行效率,2022年4月,市公安局邀请众慧通智能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建设信号灯智能化升级改造试点,加装了智能感知摄像机,更换了智能信号控制机,部署了智能新技术平台。运行一年多的时间,试点建设对平峰时段减少车辆等待信号时间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相机感知范围有限,遇交通拥堵进入相机感知范围车辆减少,系统反而会误判,高峰拥堵路口适得其反,再加上上述问题干扰和平台功能不完善、试点路口少,不能实现区域联动等原因,应用效果并不明显。

三、优化整改措施

按照近期强化应用、中期升级改造、长远推动建设的原则,逐步改善我市城区道路交通环境。

(一)立足现状,强化信号控制应用。在未投入资金情况下,通过人工观测+数据分析+动态调整的工作模式,实现交通信号控制精准、细化,提升通行效率。一是紧盯车流规律,实行“多时段多预案”管理。通过视频巡查、路口观察和电警数据分析,精准调控交通高峰、平峰及季节、天气变化运行规律,依据路口车流细化信号配时和时段方案,保证信号灯放行符合实际交通流量需求和变化,减少车辆等待信号和空放时间,提高通行效率。二是紧盯重点区域,实行重点路口精细管理。将主干道路交通节点及政府、学校、医院、商场、进出城、过河等路口列为重点对象,实行外围分流、分段截流、“红波”进城、“绿波”出城等信号策略,缓解高峰时段重点路口车辆集中排队现象。三是紧盯交通事件,实行巡控结合快速处置。指挥调度人员加强早、午、晚高峰期交通流监测,及时发现交通拥堵点段,进行信号灯干预控制,按照“哪个方向堵就放行哪里”的原则,对排队较长路口方向增加绿灯时长,并协调相邻路口车辆流向,精准缓解拥堵点段。

(二)升级改造,实现信号“智慧”控制。近几年,各地公安交管部门和信号系统生产商以及信号控制行业的专家学者,都在探讨信号控制系统基于自有检测器数据,融合电警、卡口过车数据以及互联网公司的导航数据、浮动车轨迹数据等多源数据,构建互联网+信号配时优化平台,提高信号配时优化工作水平。与传统用的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相比,“智慧”信控能够实现自动调控,可以通过对庞大的道路路网运行数据进行分析,适应区域的整体交通运行情况,实现路网的交通流量的均衡,缓解交通拥堵。国内主要有高德地图(如:广州)、百度地图(如:北京)、滴滴(如:济南、武汉、成都等城市)、阿里云(如:杭州)等几家主要互联网公司都在研究基于轨迹数据优化信号配时,实验项目落地具体城市,实验项目有可视化的成果展示,也取得了实际效果。目前,百度地图湖北地域技术人员来随勘测,初步设计随州智慧信控升级改造方案,利用公司导航数据配合现有智能交通数据,实现信号灯“智慧”控制。

市公安局已向市政府专题汇报,采取更换和升级两种方式,创建“互联网+信号灯控制”的新模式,针对实时路况,精确计算与评估区域内的车流量,优化红绿灯的合理使用,优化区域内最大通行量,使信号灯管理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切实改善整体城区道路交通环境。
    (三)推动建设,切实提升城市道路交通环境。专家指出,交通信号控制在交通管理中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但它的功能是有限的,在解决交通拥堵上只能起到调节各个进口方向的饱和度,或分配某一通行方向的优先权。对提高路口通行能力是有限的,也不能减少进入路口的交通需求;在交通安全方面,只是对不同方向的车流进行时间上的分离,这种分离越彻底,因为单位时间内允许进入路口内交通流的减少而导致通行能力下降。因此,改善城市道路交通环境最有效的措施是扩宽道路或修建立体交通,这也是一些大中型城市修建立交桥的目的所在。

市公安局已向市政府汇报,建议:一是推动改建道路,完善路网结构,按照规划加快推进路网建设,缓解城市道路拥堵状况。二是增设人行过街设施,减少人车抢道,在人车流量大的主城区由于人行过街设施不足,行人横穿与机动车平面交叉发生冲突,既降低通行效率,又增加安全隐患,整体改善城区道路交通环境。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重视和关心,希望今后为交通管理工作提出更多、更好的意见和建议。

                        

                        

随州市公安局

2024年6月8日

主管领导姓名   郭耀武    联系电话 17798339658 

经 办 人 姓 名   王  强  联系电话 13329897189 

邮 政 编 码  441300                    

抄送:市人大常委会选任工委、市政府督查室各1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