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随县洪山镇居民王先生握着派出所民警的手感激的说:“感谢警察同志,要不是你们一次次上门劝阻,我这30万元就真的打水漂了!”这一次,是派出所民警第三次敲开王先生的家门,终于揭穿了诈骗分子为王先生精心设计的骗局保住了其30万元积蓄。
9月12日,洪山派出所民警收到反诈中心的高危预警显示,辖区居民王先生正在与境外诈骗分子通话,时长达一个多小时。情况紧急,民警立即赶往王先生家中劝阻,却遇到当事人不解。“警察同志,我是律师,之前是在律所上班的,怎么会被骗呢?”王先生一再表示让民警“放心”,自己不会上当受骗。然而,骗局并未停止,9月16日,派出所再次接到预警,发现王先生在银行预约提取30余万元现金。民警第二次上门了解具体情况,可王先生却向民警解释,取钱是为了到医院看病,民警没有放弃,耐心向王先生讲解反诈知识,并播放反诈警示视频,王先生当时表示不会再取款。
9月18日,系统第三次发出预警,王先生仍在多家银行预约取款业务。“这次无论如何,必须当面揭穿骗子的骗局!”民警坚定地说。民警再次驱车前往王先生家中,经过一个多小时苦口婆心的劝解,王先生终于道出实情:原来在9月初,王先生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随州医保局”的工作人员,指出王先生涉嫌骗保,需配合“南京公安局”调查,随后王先生便在所谓“南京公安局办案民警”的要求下下载了快手、土豆密聊等各类手机APP,并“指令”王先生将银行卡里的全部资金取出,存放家中等待下一步安排。民警当场拨通了“假警察”的电话,刚表明身份准备询问相关情况时,对方便挂断了电话,并将王先生拉黑。王先生这才如梦初醒,并对民警连声致谢。
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网络(如微信、QQ、视频软件)进行“网络办案”,也不会通过聊天软件发送“逮捕证”“通缉令”等法律文书,办案时会当面出示证件,不会要求受害人添加社交账号或线上接收文件,不存在“安全账户”“验资账户”,不会要求转账、汇款到指定账户。任何以“安全账户”“保证金”为由的转账要求,均为诈骗。遇到事情要多方核实,若涉及“案件”,及时与家人、朋友联系或到辖区派出所当面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