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厅】]丈夫眼中的警花妻子 你懂得我的守护 我理解你的责任 发布日期:2018-03-12 10:47 信息来源:随州市公安局 编辑:随州市公安局 审核: 系统管理员 字号:[ ]

警察是维护国家和社会安定的重要力量,担负着打击犯罪、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等重要职责。湖北现有6.3万公安民警,其中女警8600余人。她们巾帼不让须眉,在各自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辛勤耕耘,撑起公安事业的半边天。而在家里,她们也是不可替代的坚实后盾,承担着繁重的家庭重担。

“三八”妇女节前夕,记者走进几位警花的家中,倾听丈夫讲述自己眼里的警察妻子,感受警花们工作和生活的日常,探究她们独一无二的幸福女人“平衡术”。

周丽萍:“工作,要做就做到最好”

“我爱人就是个工作狂,每天都恨不得把自己累瘫了……”男主人夏俊一边整理窗台上的盆景,一边“指责”妻子又失职了,没有管理家里她最喜欢的植物。

“在我们单位,男同志要像骡子,女同志像男人,警察的工作性质不同嘛。”刚回家的周丽萍佯嗔着回应丈夫。

周丽萍从警9年,现任洪湖市公安局府场派出所副所长,负责所里的财务、新闻宣传、户籍业务、案件办理等工作。事情琐细,但她尽职尽责,尽善尽美。

“她是个完美主义者,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工作上。常常挂在口边的是,工作要做就做到最好!”夏俊说。

去年大年三十,辖区两家村民为争地基打架,已感冒多天的周丽萍带病参与办案。晚上11点钟做完最后一份笔录后,她才拖着虚弱的身体到医院输液。当班医生悄悄拍下她挂点滴的照片,发在了朋友圈,并感叹:大年三十,还有比我们更辛苦的人。

在夏俊的记忆里,周丽萍曾无数次刚进被窝,又被叫去出任务。去年的一个晚上,周丽萍刚回到家,就接到潜逃多时的网上在逃人员李某某可能躲藏在武汉的消息,她匆忙出门,和同事连夜赶到武汉,成功地将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

女儿阳阳今年7岁了。“她经常说,阳阳爱妈妈,可妈妈不在身边。我每次只好解释说,妈妈工作忙,离不开。”夏俊说。

当警察的这些年,周丽萍的手机24小时保持畅通,随时准备接听电话领任务。夏俊曾问女儿,为啥每次拿爸爸手机玩,却不拿妈妈的。她说,妈妈手机要工作,爸爸手机里有漫画和动画片陪我啊!

“阳阳想妈妈的时候,就会自己一个人拿着家里的电话自言自语。她想打给你,问你什么时候回来,却又怕你正在办案。”

夏俊知道,其实周丽萍心里是很顾家的。她和朋友同事出去吃饭,总是急着回家,人家不让她走,她就会喊:你媳妇回家晚,你高兴吗?

当女人成为警察,就成了一朵永不凋谢的警花。与温室里娇美的花朵不同,警花血液里流淌的是厚重的使命与担当。夏俊觉得,电视剧《使命》的主题歌是对妻子最好的诠释:月隐清山,不忍看你疲惫的脸,从未听到你说怨,沧桑容颜,苦涩艰难都尝遍,夜阑珊只见你勇气不减……

田力:要强好学,善于解决问题高效服务百姓

2012年,警花田力调入宜昌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所工作,现为车管所业务监督指导科指导员。丈夫龚勋是宜昌市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医生。

“我爱人性格要强不服输,自学能力很强,喜欢钻研问题。”龚勋为妻子的这些特质点赞。

刚到车所管时,田力在办证大厅工作,工作涉及面广,要熟练运用各类车管政策法规,有一定的技术难度。而之前田力从事的鄂刑侦工作和车管业务有“如隔山”距离,要完成好这个角色转换,对她来说是重大挑战。

为了尽快熟悉业务,田力以学生迎接高考的冲刺劲头,刻苦学习车驾管业务知识和政策法规。

“晚上十二点多,她还在书房学习,那段时间她买了1000多块钱的书籍和资料。多看、多问、多学、多记,是她快速熟悉业务、掌握车管政策法规的钥匙。”龚勋回忆,“她还让我扮演她的主考官,抽查提问,回答不正确,她就自罚洗碗拖地。”

不过,看到田力辛苦憔悴的样子,龚勋经常会悄悄帮她做完受罚课目。

在窗口岗位的坚守中,田力总结了多倾听、多提醒、多理解、让群众少跑路的“三多一少”工作法,赢得群众好评。

有一次,龚勋和田力单位的同志吃饭,有人告诉他,田力为单位解决了“一件让人头疼的大事”。原来,田力发现每个窗口工作都会遇到给群众解释、处理疑难业务,半天说不清楚的情况,降低了工作效率,造成排队群众不满。于是,她向车管所领导建议,成立车驾管业务“特别”窗口,主要负责处理车管业务“疑难杂症”,减少群众等候时间,提高办事效率。此后,群众补换驾驶证由原来20分钟,缩短到8分钟。

“她还主动请膺,将自己所在的8号窗口定为特别窗口。”龚勋事后才知道,妻子又一次主动作为,选择了一项具有挑战的任务。

田力在新的岗位上做得很出色,在该窗口办理过业务的群众纷纷称赞:“8号窗口有一名好闺女,既是车管民警,又是一名为群众服务的义务引导员。”

“作为办证大厅的一名普通民警,她用周到的服务努力做到让老百姓满意。宜昌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所连续三届获全国一等车管所、连续两届获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全国模范车辆管理所等荣誉。这里面也有她的的一份功劳,我为她感到骄傲!”龚勋说。

王楠:特别能“扛事儿”的“玉面娇娃”

“李警官、王警官,你们出勤同志的晚餐留着呢。记得回来吃。”

“下周一发放今年的新警服,大家记得来领。”

3月2日周五下班前,王楠在微信工作群里安排好了各项工作。确认大家都收到信息后,她一溜小跑向单位楼下的一辆车。丈夫韩力正开车等着接她回家。

王楠是襄阳市公安局高新分局刘集派出所内勤民警,丈夫韩力是枣阳市公安局七方派出所外勤民警。现实工作不允许他们拥有普通人的幸福,所以,小俩口特别珍惜周末回家团聚的日子。

王楠的工作虽然不会惊心动魄,却最繁杂:每天各项任务是否都按时传达到人,人员是否到位,需要一一核实。所里9个民警、17个协警,谁出去执行任务了,安排几份工作餐,哪位同志可能回来晚了没饭吃,她总是细细留意。警械的按时养护、网络不通、管道堵塞,都是她要操心的事。

“我曾笑称她是假警察,因为内勤工作很少参与执法办案,执法办案却是公安工作的主业。事实上,她是个很能扛事儿的妻子、妈妈和女儿。”韩力说。

当地方言“扛事儿”,用来形容人很能干、能担当。在韩力眼里,王楠漂亮、聪慧,考虑事情周翔,掌握的技术知识多,是个能够很好为家庭和工作服务的主力干将。

“她什么活儿都能顶得上:单位要搞多警种合成化作战,科班出身的她第一批被选中,最后一个被放走;外勤民警不够用了,她就被安排全副武装,去路上设卡盘查。”韩力说,“她甚至会维修打印机、电脑,汽车哪些零部件坏了都能听出来。因为是警校毕业,对枪械保养也很内行。”

韩力远在枣阳,值班备勤,再加上经常临时加班和开会,一个月能有两个周末回家就很难得。很少回家,意味着很少对家里付出,只能王楠来付出。

能“扛事儿”的王楠不仅做好了工作职责,还主动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和女儿的抚养。

“我在家的时候,一定会让她休息,我来做家务。遇上她心情不好的时候,就让她责备几句,反正我很快就忘了。”韩力笑着表示,以后一定要多陪陪妻子。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