滂沱大雨之下,他用双手刨出了被塌方泥土掩埋的工人;熊熊烈火之中,他无所畏惧地拎出了还在喷着火舌的煤气罐。他被网友亲切地称作“刨土哥”、“抱罐哥”,成了一名新晋“网红”。
他就是武警随州市消防支队曾都中队战斗一班班长蔡伟,入伍四年,他在水与火的试炼中迅速成长,先后参与各类消防战斗180余次,解救遇险群众20余人,保护国家财产价值数千万元,获评随州市第五届道德模范、十大荆楚消防卫士、中国好人……
在苦练中实现提升
2013年9月,年仅18岁的蔡伟从家乡恩施入伍来到随州,那时的他,稚气未脱,身形削瘦,体重还不到60公斤。
当一名消防战士,首先得有一副强壮的体魄。正所谓“当兵不习武,不算尽义务;武艺练不精,不算合格兵”。
蔡伟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为了能强化体质,他白天练,晚上练,别人练一次,他练两次、三次。正常训练之余,他还给自己多加几组俯卧撑、仰卧起坐和单双杠练习。
训练是苦的,他经常受伤,而每次的伤只能让他更加顽强,流血了用纱布包一下,脚肿了晚上用酒精洗,手磨出了泡,挑破继续练习,从来没有因为受伤耽误了正常的训练。
在战友心目里,蔡伟一直很勇敢,“训练我先来、灭火我先上”,有苦事累事难事,自己冲在前头。因为在训练中肯吃苦、在火场中敢争先,战士们私底下都把他称为中队的“拼命三郎”。
“训练多流汗、战时才能少流血。只有过硬的本领才能面对各种复杂的任务。”消防支队曾都中队长代子尧告诉记者,经过顽强的训练,蔡伟有了一副好体格。在火场上,在危险场合他都冲锋在前,他和战友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跟我上!”
现在的蔡伟,黝黑的皮肤,敦实的身材,消防业务技能样样精通,200米负重30公斤跑仅需 47秒,成为中队的一名“体能小达人”。
在战场上磨砺成长水火无情,在扑救火灾、抢险救援中,每一次都是出生入死的考验,每一次都是舍身抛家的抉择,而蔡伟,总是身先士卒,走在队伍的最前面。
2016年5月9日,我市一专汽公司门口路段的排水沟施工工地因暴雨出现塌方,三名工人被埋,随时有窒息的生命危险。
危急关头,蔡伟主动请缨,冒着生命危险跳入坑道实施救援。为了避免大型机械操作而引发二次塌方,蔡伟趴在地上徒手将埋压着被困人员旁的泥土挖开,手掌磨破了,指甲磨烂了,双手鲜血直流,他却浑然不觉,就这样,蔡伟用双手先后将三名被困工人“刨”了出来,最终三名被埋工人全部获救。
对“刨土哥”的赞叹还音犹在耳,蔡伟又成了“抱罐哥”。
2017年5月23日下午,曾都区 水河东堤一饮食城厨房起火,蔡伟和队友们到达现场后发现,店面里燃起了熊熊大火,距离十多米远还能听到煤气罐煤气“滋滋”泄漏的声音,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
消防人员立即出动两支高压水枪进行扑救,在火势稍微得到控制后,蔡伟和另外一名队友进入厨房内部清理现场。“当时厨房里浓烟滚滚,经过查看,现场有5个煤气罐,其中一个煤气罐倒在一堆煤球旁边正在猛烈燃烧,阀门处喷出一米多长的火舌,来不及多想,我拎起煤气罐就往外冲。”蔡伟说,当他提起煤气罐往外跑的时候,煤气罐的阀门一下子弹了起来,熊熊燃烧的火焰直接冲到了他的脸上。
可蔡伟顾不上脸上的疼痛,提着煤气罐冲向百米外的河堤,直到将煤气罐扔进河里。就这样,不到五分钟的时间里,蔡伟一连从浓烟滚滚的火场内抢出了三只煤气罐。险情排除后,蔡伟直接瘫倒在河堤上,休息了好一会才有力气站起来,这时他才发现,眉毛和眼睫毛都被火焰烧焦了。
“作为一名消防战士,人民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就上。”蔡伟告诉记者,事后回想起来,也觉得心有余悸,但是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还是会毫不犹豫地冲上去。
在守护中青春无悔自从选择当一名消防战士的那一天起,便注定了城市的角角落落都是他们的战场,24小时备战,随时响起的警铃就是他们的冲锋号。
“能当一名消防战士,我很骄傲。”和记者交谈中,蔡伟的眼神中始终透着坚毅和顽强。
蔡伟是恩施人,虽然家离随州并不远,但入伍四年来,他只休过10天假,除此外,从未回过家。用他自己的话讲,“我是到部队这个大熔炉中好好锻炼自己的,吃些苦,给青春留下一段难忘的岁月。”
毕竟是一位95后大男孩,蔡伟也有他脆弱的一面,那就是对家人的思念,但是他从来没有后悔自己的选择,“我选择了消防战士的角色,顾大家就必须要舍小家。”蔡伟说,守护是一种责任,和所有的消防战士一样,自己身上肩负的 是群众的安全和幸福,只需向前,没有退路。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消防战士。”正如蔡伟所言,他不过是广大消防战士中的一名代表,他们把守护一方安宁与幸福当成自己的一种责任,他们愿意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